加拿大來的台灣土雞
拿到雞之前,我不是很懂為什麼需要強調是台灣土雞,是從台灣進口到加拿大再賣來美國嗎?網站上看了一下生產者的資料: 來自加拿大BC 省的永達農場,喔,加拿大養的台灣土雞。價格不是很貴,就試試看吧。拿到雞,是隻帶頭帶腳的黃油雞,好久沒看到雞頭,感覺很親切,莫非台味就是這個。
解凍之後先切下頭和腳,加點水和薑煮高湯。還有點凍的全雞抹薑黃粉和鹽,大約二小時,打算做偷懶版的海南雞飯。依上次的經驗,多用點鹽(大約正常量的二倍半)入味,煮之前再擦掉多餘的鹽,這樣的雞味道剛好。
平常都是糙米飯,為了吃海南雞,洗了一杯半白米。油燒熱後加點薑片蒜頭,炒到有香味,加入洗好的米和1.2倍的高湯,放在 IP 鍋下層。放入不鏽鋼架子,全雞放上,一鍋二煮,利用煮飯的蒸汽把雞肉蒸熟。
設定高壓15分鐘之後,正常狀況我人就走開不管鍋子了。這天我正好在邊邊洗菜,我看著蒸汽一直沒把壓力紐衝到定位,心裡就想,「完蛋了,飯一定會燒焦。」果然壓力到了不到五分鐘後,IP 鍋出現 Burnt (焦鍋)訊息。這時候開鍋也不對,想起我姐的金句「飯不是煮熟的,是悶熟的。」那就讓它去悶吧。插頭抽掉,不然鍋子一直抱怨和碎唸,很吵。依原定計畫,鍋子煮(悶)鍋子的,我去跑步機上快走加小跑。
開鍋後,還好雞肉有熟。雞腿的肉都縮小可以看到骨頭了。香味迎來,其實還不錯啊。(笑倒)
底層的確有點鍋巴,挖了一口來吃看看,果然油香十足。白米充份接收了黃油雞的黃油和湯汁,肥滋滋的,還好吃晚餐前有認真運動,這餐肯定要多吃二口的。
在我們家,一向是全雞上桌。如果像台灣一樣剁成小塊,美國人會一直抱怨吃到小碎骨,吃得不爽快。所以分派他的工作就是拿「吃雞用專用剪刀」,剪成大塊。
這雞果然好吃,紐約客吃得嘖嘖有聲,他一向對米飯無感,不像我們台灣胃會想念米食,這餐倒是大口吃飯連聲叫好。(驕傲)
說實在的,本日其實是個失敗的經驗,飯竟然煮到燒焦。但是成果滿好吃的。
所以人生啊,什麼是失敗什麼是成功,實在是很難說。
如果說這篇有什麼重點,應該是「買到好雞肉,煮失敗了都好吃。」(正經) (再次笑倒)
………………….
這幾天的氣溫都在零下十幾度,還好沒有下大雪,出門也沒有遇到黑冰。其他事都 okay 的啦。